升中選校︱一表睇清4大類中學差異 升學專家提醒留意1重點:選錯直接影響前途

升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5/01/24 19:13

最後更新: 2025/02/09 06:28

分享:

分享:

升學專家鄧家豪表示,選擇學校必須從多方面考慮,因為會直接影響前途。

【升中選校/升中面試/直資/津校】人生寶貴的童年和青蔥歲月都在校園度過,學校的氛圍與教學模式影響學生的智能發展及性格培養。選校是大事,不能聽天由命,學生和家長都要積極參與。

擇校時,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性格和優點,至於家庭財政狀況、校風師資及學校體制等也不能忽略。以上這些擇校要點,不少家長都耳熟能詳,筆者今次按下不表,倒有兩道問題希望家長和學生選校時會多加思索,可能是未考慮過的角度。

最新影片推介:

升中選校|選課程還是選公開考試?

不少家長為子女規劃升學時都做足功課,參加不同學校的簡介會,了解其課程及教學特色。有些家長聽後如墮五里霧,一時不知如何分析大量資訊;一些則化身課程專家,比對各校教學法,嘗試找出適合學生的課程。學校的課程與其針對的公開考試往往有密切關係,「選課程」前其實要「選公開考試」,至少要了解這些考試的特質,因為公開考試成績直接影響學生升學前途。

編按:某些直資學校特別靈活,容許學生在高中時選擇不同賽道(課程/ 公開考試)。

「某某考試很容易,容易入名校。」大學都是擇優取錄,有一個考試特別容易,校方還會把該試考生看高一線嗎?就算該考試難度相比其他真的略為簡單,又是否代表考生可以「輕鬆」過關,連升幾級?「大學特別青睞某考試的考生,入名校機會更大。」參加這種有升學優勢的考試,考取好成績會容易嗎?筆者認為學生的能力及特點各不相同,應付什麼類型考試特別「得心應手」因人而異。筆者建議家長先了解公開考試形式,再了解課程擇校方為上策。下表概述四個公開考試的特性,僅供讀者參考。

 DSEGCE A-levelIBDPAP
本港應考人數約50,000約1,000約2,400約50-100
科目四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公民與社會發展)及至少一個選修科目不設核心科目,提供多樣化的科目選擇,選科相當自由,沒有文、理科的限制 (但選擇會因學校而異)四個核心科目(知識理論、拓展論文、創新、活動和服務)及六個不同範疇的科目組成,當中包括兩種語言、數學、社會研究、科學和藝術提供22個類別、合共38個科目選擇,具備基本的英文及數學科、進階的微積分及宏觀經濟學,以至法文及拉丁文等外語科目
應考語言中 / 英英文英文英文
考試特色

學習年數:3年

香港主要的高中學制課程

注重學術表現

採用傳統的單一試卷評核模式,一次公開考試,「一試定生死」

經Jupas報讀本地學校,本地學位的學額較nonJupas多,報讀香港本地大學更具優勢

受海外大學認可

學習年數:2年

類似香港舊高中學制的高級程度會考 (HKALE)

注重學術表現,評分全基於考試成績,「一試定生死」

適合清楚自己專長,想專注於特定學科領域的學生,專攻強項、避開弱項

學科較少

可以nonJupas方式報讀本港大學

受海外大學認可

學習年數:2年

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互動能力

課程涵蓋廣泛,注重全面教育,要求學生撰寫大量文章、參與課外活動,強調理論與寫作訓練

IBDP考試範圍廣而深

透過nonJupas途徑報讀本地學校

全球廣泛認可,部份頂尖大學特別青睞IBDP獲取好成績者

學習年數:1年

注重測試知識,對學術要求高,內容較為艱深,可能涉及大學一年級的知識

適合希望專攻強項的學生,於報讀大學時更能突顯所長

一次標準化考試進行外部評估 (題目設較多「選擇題」)

全球多所大學認可,一般而言有助報讀美國大學 (可用作學分轉換)

同場加映:IB預科課程懶人包

點擊圖片放大
+12
+11

能接受不完美嗎?

「某學校課程比較輕鬆。」入學後,家長不滿子女相比同年人「學得簡單」,擔心參加公開考試時表現不濟,要為其安排補習。「某某學校英語環境一流。」結果學生能操一口流利英語,中文科卻滿江紅,家長又要苦苦找尋適合的中文補習班。市面上的補習資源很多,但要找到優質或針對非本地課程的補習班和導師卻不容易。何況補習又是另一筆費用,學生和家長還要付出額外時間和心血。

理想和現實有差距?筆者認為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罷了。選校時,要了解的是學校和課程的「特質」,優點背後可以是缺點,缺點有時也是優勢,家長和學生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心理準備。下表概述四大類學校的部分特質,供讀者參考。

 津貼 / 官立學校直資學校私立學校國際學校
高中考試*DSEDSE/ IBDP/ GCE A-Level / IAL/DSE/ IBDP/ IGCSE/ APIBDP/ IGCSE/ GCE A-Level / AP
全年學費全免 / 象徵式約1萬到5萬不同學校各異,逾15萬不在少數
獎學金
政府資助沒有沒有
全港數目

官立學校 (31)

資助學校 (358)

按位津貼學校 (2)

596233
申請管道
參加自行分配學位視乎學校決定視乎學校決定沒有
參加統一派位沒有沒有
入學面試

(部份學校可能會要求提交學生的自我介紹短片)

(部份學校可能會要求提交學生的自我介紹短片)

入學筆試沒有沒有視乎學校的收生準則
中文教學學校根據校情選擇教學語言學校根據校情選擇教學語言視乎學校課程架構,多用普通話視乎學校課程架構,多用普通話
英語教學學校根據校情選擇教學語言學校根據校情選擇教學語言

「升學」每個階段就那麼一次,家長和學生都是「新手」,再「機關算盡」都可能不盡如人意。學生就讀一兩年,發覺學校不適合自己,需要轉校也無不可。學校是學生發現自己,探求知識的土壤,沒有完美的土壤,也沒有不能發芽的種子。百年樹人,升中不是塵埃落定,才剛起步呢!

相關新聞:

升中面試︱升中面試自我介紹最強攻略 專家教分4部份部署切忌做1行為【附校長貼士天書】

最新全港中學排名2024|全港TOP100中學排名+18區中學頭5位 最齊學校資訊/面試拆解/校長專訪

升中面試︱小六生測試3大技能另類方法進男拔 通過只需簡單面試即錄取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

撰文 : 御學軒集團創辦人及主席 鄧家豪

相關文章